跳到主要內容區

弱勢學生學習輔導補助計畫

美國社會學者P.A. Sorokin於1927年出版的Social Mobility一書,首先揭舉了社會垂直流動與社會水平流動的概念。社會流動是社會結構自我調節的機制之一,也是社會資源的再分配。社會流動的議題在已開發國家中一直備受重視。我們回觀今日的台灣,階級流動的停滯或向下流動可說是青年世代所面臨最急迫的問題。中央研究院的社會變遷調查發現,在1992年到2007年間國人認同自己是中層階級的人從40%降到32%,自以為是中下和勞工階級的却從50%竄升到64%。貧富差距擴大和階級僵化正在同步發生,往下流動的焦慮感正在青年世代四處流竄。創新學院鄭志凱(2014)於「增加社會流動,創造平等未來」一文中指出在所有改善社會階級流動的方法中最有效的便是教育。教育措施須提供我們的青年世代垂直流動的機會,特別是相對弱勢的族群。
 
本校近三年資料顯示低收入、中低收入與特殊境遇家庭身分的學生接受課業輔導的人數與比例都較高,顯示經濟弱勢與學習成效有相當的關係。本校對於弱勢學生原已有相關的就學輔導措施,主要著重在提供經濟弱勢學生服務機會並紓解經濟壓力以實現弱勢關懷、保障弱勢學生安心就學。避免經濟弱勢學生在面對升學與就業抉擇時因經濟因素放棄自己的理想與抱負,導致影響其生涯的適性發展。「如何確保每一位弱勢學生都有向上社會流動的機會」是規劃未來發展策略的深層意涵所在。在規劃、擬定發展策略前須先了解每一弱勢族群的問題所在,從中研擬一套適合的策略。各種弱勢助學措施應以鼓勵學生充分達成適性發展為目標,尤其針對經濟弱勢學習低落的學生宜同時提供財務與非財務資助方案。本校榮獲104~105學年度教育部大學校院弱勢學生學習輔導補助畫(簡稱起飛計畫),獲核定私校最高補助經費1000萬元。為落實計畫執行成效,特於本中心下設起飛計畫推動小組專責整體計畫推動、協調與管控。 教育部推動「起飛計畫」(本計畫主要協助弱勢學生提供之各項服務)以辦理大學院校弱勢學生學習輔導的計畫,計畫重點包含: 一、 課輔教學助理(TA)與課程教學助理 (TA)申請; 二、 學習輔導助學金申請; 三、 教學助理研習訓練; 四、 TA社群建立; 五、 優良TA選拔~中山感動TA與教師選拔; 六、 協助建立教師弱勢關懷社群; 七、 辦理相關新移民、原住民座談講座; 八、 辦理弱勢學生聚會; 九、 建立學習輔導雲端系統; 十、 攜手民間協會~寒暑假辦理弱勢學生文化體驗活動; 十一、鼓勵與輔助弱勢學生參加服務學習團隊志。